
著眼于“種”,夯實林業“第一車間”。依托國家建設儲備林政策優勢,加大人工用材林培育力度,在適宜速生豐產用材林種地區大力發展大徑材林培育,支持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和有經營能力的社會投資主體參與原料林基地建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違法占用林地整治、特色林果種植等,在全縣形成造林規模化、鄉村林果化、管護網格化的生態發展格局。目前,全縣松林面積123.8萬畝,桉樹林面積71萬畝,八角林面積45萬畝;木材蓄積量1569萬立方米,年產木材150萬立方米,年產松脂8萬噸、八角干果3萬噸;堅果種植面積15萬畝,排崇左市第一位。嚴格落實林長制,嚴厲打擊非法占用林地亂建、變更林地用途、亂砍濫伐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不斷規范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管理工作,構建保護發展森林資源長效機制,保障森林資源健康可持續發展。力爭“十四五”期間,松樹商品林穩定在120萬畝以上,桉樹林保持在70萬畝以上,每年可采伐面積15萬畝以上、提供木材130萬立方米以上。
著眼于“收”,完善林業市場體系。做大平臺公司,將縣政府平臺公司惠寧公司升級為惠寧集團,集團組織成立木材收購公司,在縣城工業區建設1個370畝的大型木材交易中心,在北江鄉、那堪鎮、明江鎮、寨安鄉各建1個中型木材交易市場,形成“一中心+四市場”的發展格局。同時探索“平臺+企業”發展模式,由平臺公司收儲木材后批發給縣內加工企業,或將平臺公司在鄉鎮建設的木材交易市場出租給縣內加工企業,構建集木材收儲、加工、銷售、貿易為一體的綜合市場體系,以此加強木材購銷管理,規范市場秩序,穩定木材價格,保障林農合法利益。用好境外木材資源,在口岸規劃建設進口木材加工產業園,爭取年進口木材100萬立方米以上,盤活存量,做大增量,增加總量,牢牢掌握木材資源。在林區鄉鎮建立八角收購站,通過平臺公司整合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收購全縣及周邊地區八角,銷售給八角加工企業進行深加工,力爭八角產業年產值達15億元以上。
著眼于“精”,培育精深加工產業。著力解決“大木材、小加工”“大資源、小產業”等問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高附加值、產業鏈長的木材深加工企業。目前已成功引進萬佳、中林、仁暉、豪杰等4家企業建設規模以上木材精深加工重大項目,祥盛一期、惠寧木業、萬佳木業、北江木業等實現竣工投產。目前全縣共有包括18家規上企業在內的木材加工企業38家,逐步形成了集木材原料、單板、人造板、刨花板、貼面板、家具制造等為一體的木材加工全產業鏈。同時結合農業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八角、堅果深加工知名企業,并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預計兩年內祥盛公司年產值將達30億元以上,其他幾家木材加工企業產值將各達10億元,家具制造等下游產品年產值將達30億元以上,推動全縣林業種植、木材采伐、林產品采收、木材加工、八角加工、堅果加工等林業產值超過100億元,“十四五”末超過200億元。
著眼于“延”,拉長林業產業鏈條。大力推動堅果深加工產業發展。通過政府平臺公司投資建設堅果深加工廠或平臺公司與民營企業合作建廠的方式,延長堅果產業鏈,力爭堅果產業年產值達15億元以上。大力發展特色林木培育和林下產品種養,因地制宜發展“三高”林業和林下產業,大力發展以藥、菌、禽、畜為主的林下產品。目前,全縣有林下經濟示范點30個,林下種植砂仁、黑靈芝、中草藥、金花茶等3萬多畝。大力建設集醫療、養生、旅游、教育、文化、體育等于一體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打造具有田園特色的森林康養品牌。目前,建成國家4A級景區派陽山森林公園和3A級景區獅子頭森林公園,開發建設了花山民族山寨、蝴蝶谷、金牛潭等生態旅游景點及休閑山莊,推動森林生態旅游實現多元化發展。
(來源:寧明融媒)